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放开职业教育招生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要用新的视角来看待人才红利。”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说,“最重要的一个视角是变静态为动态。”
郑功成认为,特别是我们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如今的劳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而是更加充满着智慧和人文关怀的劳动,而且以互联网和信息化为依托的劳动正在全面深刻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过去,七八十岁的老人不可能工作了,但是现在七八十岁的老人还能当网红,人们参与生产劳动的途径和机会更多了,如果仍然采用静态的视角将无法科学地判断人才红利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影响,还可能得出不完整或不正确的判断,也是对国家发展是不利的。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要提高到11.3年,虽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继续提出目标,但是,“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这个目标还是挺高的。”郑功成说,虽然教育部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了10.9年。
“不过,我认为,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郑功成说,首先,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了13.8年,也就是说,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了大学二年级的水平。再加上,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可以预见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会持续较高。
“依靠新增劳动力教育年限的延长,我国整体的劳动力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也会延长,但是这还不是关键因素。要想实现11.3年这个目标,关键还要在现有的劳动人口中下功夫。”郑功成说,“主攻方向应该是职业教育,尽管近几年我国加大了职业教育的招生力度,但是依然不够。”
郑功成提议改革我国职业院校的招生政策,打破初中、高中毕业生才能上职业院校的政策,“甚至可以取消年龄限制,哪怕50岁的劳动者如果想去学职业技能,也应该支持,这样既能提高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也能有效的解决当前就业市场上的供求结构性的矛盾。”
的确,当前我国的就业市场上确实存在着“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现象,有些人苦于找不到工作,而有些单位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犯难,甚至出现了大学毕业生甚至硕士生毕业生又重新接受职业教育的现象,“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让现有的劳动力去继续接受职业教育呢?”郑功成说,应该让职业教育成为提升劳动力队伍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为现有劳动力打开一扇继续接受教育的大门。
文章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网址: http://www.zgzyjsjyzzs.cn/zonghexinwen/2022/0307/1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