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 研究背景
1)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的不断提高,推动了重庆第三产业旅游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投资拉动效应及社会的就业等方面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
2)“山水之城.美丽之地”为主题打造重庆城市新名片的轨道交通文化,世界级旅游精品带动了旅游业地发展,加速了重庆集商务、会议旅游,平湖旅游的酒店业的发展。截至2018年1月13日的,国家旅游局五星级饭店库中,重庆以28家的入库数量排名全国第九。预计到2020年,重庆将有88家五星级酒店。
3)酒店行业是我国服务业的重要部分,是我国与国际接轨最早、开放步伐最快的行业之一。通过对重庆酒店行业专家的了解和实地对酒店行业调研获知:重庆酒店行业对酒店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重庆政府也表示将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面对如此大的发展机遇,重庆的酒店行业发展却遭遇了人才瓶颈。
2 高职院校酒店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的现状
2.1 校企合作动力不足
现有校企合作,酒店企业多关注人才输出,对人才输入及培养过程缺乏积极地参与、沟通,使得人才培养、课程设置难以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
2.2 校企合作平台缺乏
多数学校与酒店企业合作缺乏独立的管理机构,直接运行机制、制度、平台尚未建立,校企合作沟通更多是临时性、阶段性,缺乏系统性的合作。
2.3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酒店管理专业在现有校企合作中,尚未建立产业驱动专业调整机制,课程设置与专业工作岗位的核心技术技能存在偏离现象,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机制不顺畅。
2.4 实训配套不完善
学生实训配套比较薄弱:1)校内配套实训建设落后;2)校外实训合作没有形成系统。
3 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建议
根据国办发〔2017〕95号"产教融合"文件和教发厅〔2018〕2号教育部等六部委″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学院和企业互动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和教师储备,建立可行的沟通管道,搭建政府、企业间的合作平台,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
3.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酒店企业人才具备的能力:专业理论及实践、办公软件操作能力;团队创新协作及适应能力;语言沟通、外语应用和互联网、物联网的运用能力。
3.2 建立资源库
按照教育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院校内建立酒店综合实训室,搭建功能齐全旅游实训中心及实践能力强的课程设置。
3.3 教改与教材
落实《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根据国际酒店发展,课程改革应围绕现代酒店特点进行灵活性变化,积极实行多媒体、互联网、物联网教学;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设置各类课程的比例,重视人文,专业基础的培养。学院要建立专项基金资助机制,让企业人员参课程开发,以突出实训教材应用型特点,高职院校酒店实训教材开发要更多强调管理类、综合类、跨界的内容。
3.4 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平台
按照“政府推动、院校主动、企业互动”的原则,拓宽教师引进渠道。学校聘请酒店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技师来院校实践指导和协同授课,统一认识,共同提高。
3.5 基地资源整合(学校平台、网络信息平台、企业平台)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安置,不断优化就业岗位,校企共建信息服务平台、创设工学交替办学模式及生产实习合作模式,保证毕业生学有所用,学有所为。
3.6 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
高职院校实行“双证”毕业制,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强化餐饮、客房、前厅、茶艺等基本技能,并组织考取中、高级餐饮、客房服务员、茶艺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建立第三方评价保障体系,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保证职业教育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
3.7 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充分发扬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构建应用技术教育创新国际合作网络,拓展国际视野,推动中国文化旅游,树立国际新形象,实现合作共赢。
4 结语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应用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创新的根本。全面贯彻落实《重庆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建立学校与酒店企业之间长期、深层的合作关系,造就“立足中国、立足重庆、持续发展”的酒店应用技术型管理人才,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文章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网址: http://www.zgzyjsjyzzs.cn/qikandaodu/2020/1224/458.html